過去幾十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粗放的發展方式,使國家在資源環境方面也付出了沉重代價。面對一些地方資源約束趨緊的嚴峻形勢,近年來,我國對于建筑節能領域的關注越來越多。而中央空調作為我國建筑節能領域的重要陣地,是否能進一步發展,關乎建筑節能、關于環保事業的長遠推進。
面對建筑節能市場的廣闊前景,實現節能與智能領域的產品突破與專業化服務將成為空調產業發展的關鍵。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院長林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能效標識的建立促進空調品牌企業發展,“能效標識制度實施已有10年,35大類用能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加速2000多家空調生產企業優勝劣汰,進化成如今不足百家的規模化企業”。
早在2015年,七部委聯合印發《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與過去著重淘汰和限制高耗能企業的政策不同,能效‘領跑者’的重點是鼓勵先進。”林翎介紹,在用能產品領域,變頻空調成為首批入選“領跑者”名單的產品之一。

實現建筑節能,只更換高效節能的設備也是遠遠不夠的
傳統中央空調的綠色升級不容放緩,中央空調的后市場,維修、檢測等環節也還存在混亂現象亟待解決。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央空調行業在管理層面還存在較多亂象。比如:中央空調的末端產品技術差異比較小,產品同質化傾向明顯。而包括普通居戶在內的采購者在采購中央空調時,對品牌的要求并沒有太高的要求。
重視系統設計和選材
只更換高效節能的設備也是遠遠不夠的,想要有效的解決中央空調能耗問題,我們還應給予設計師在系統設計和設備選材方面更大的權限。
在中央空調的運行管理上,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專業培訓,使其具備必要的制冷空調知識和管理素質,確保其在操作過程中根據實際需求對中央空調系統進行調節,避免造成能源浪費。
上一篇:
傳統中央空調的綠色升級不容放緩,有助于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下一篇:
空調的1匹代表什么?1匹空調的耗電量又是如何來衡量的呢?